"
“围魏救赵”,这是小学生都知道的著名历史典故,印象中的“围魏救赵”是:齐军用围攻大梁的办法,迫使魏军停止攻赵,回师自救,而齐军以逸待劳,击破魏军,以达到“救赵国、败魏军”的目的。我想,这是很多人眼中的“围魏救赵”,但是,不是到各位是否了解过“战后的赵国是否如愿得救”?
事实上,围魏救赵是真,魏军回师是真,齐军大败魏军是真、同样是真的还有“赵国的都城邯郸被攻破了”,所幸的是,赵国没有灭亡,活了下来。那么,围魏救赵的意义何在呢?赵国根本没救成嘛!“围魏救赵”是失败的吗?其实,站在齐国的角度上看,赵国的都城邯郸被攻破正是这一计谋的妙处。小编来分析一下!
我们先来回忆一下事情的来龙去脉。据战国策·齐策一·邯郸之难记载,邯郸之难,赵求救于齐。田侯召大臣而谋曰:“救赵孰与勿救?”邹子曰:“不如勿救。”段干纶曰:“弗救,则我不利。”田侯曰:“何哉?”“夫魏氏兼邯郸,其于齐何利哉!”田侯曰:“善。”乃起兵,曰:“军于邯郸之郊。”段干纶曰:“臣之求利且不利者,非此也。夫救邯郸,军于其郊,是赵不拔而魏魏也。故不如南攻襄陵以弊魏,邯郸拔而承魏之弊,是赵破而魏弱也。”田侯曰:“善。”乃起兵南攻襄陵。七月,邯郸拔。齐因承魏之弊,大破之桂陵。
展开全文
围魏救赵前,赵国实力弱,齐国虽然强于赵国,但弱于魏国。彼时,魏国还是天下霸主,魏武卒更是无人敢与之争锋。齐军为齐国利益不能放任魏国做大,遂援赵。但是齐军不能和魏军硬刚,因为很有可能刚不过呀!而且就算于邯郸大败魏军,齐军也会被重创。为谋求最大利益,围魏救赵则是上上之策了!那“上”在哪儿呢?从结果看:围魏救赵的结果是削弱了魏国、削弱了赵国,齐国用最小的损失得到了最大的利好,既打击了魏军,又没有让魏军继续灭赵,从而挽救了赵国。虽然在现在看来,围魏救赵的结果赵国的都城邯郸还是丢了,有点儿不完美。但是,国与国之间做事可不能讲哥们义气,孙膑站在齐国的立场上考虑问题,自然要为齐国谋取最大利益。而事实上也做达到了效果。所以,“围魏救赵”妙就妙在了“尽可能的削弱了两个国家”,齐国得到了最大的利好。
而且,细细分析,当时的魏军战力是很强的。攻赵的魏军,统帅是庞涓,庞涓这个人不是反派,战国那个年代,各为其主,哪有绝对的正派和反派。不过,这个人虽然人品是个渣,但是打仗还是有两把刷子的。庞涓攻邯郸,赵国虽弱,赵军虽然还没有经历“胡服骑射”,但那也是常年与胡人交战的赵军呀,而且这次是保卫都城,都城一丢,可是会有灭国之灾的。所以赵军肯定还是拼死抵抗的,但是,邯郸还是丢了。而对比九十年后,长平之战后赵军守邯郸,打的虎狼之师的秦军节节败退,守住了邯郸。而围魏救赵时,却没能守住。为何?
小编认为这就足可见当年的魏军有多强!事实上,霸主时期的魏国军队的确强,魏武卒不是吹出来的,是打出来的。而攻打赵国的魏军极有可能就是魏武卒。如果齐军正面硬刚魏武卒,八成还真就打不赢,不光没救成赵国,还把自己搭了进去。所以,孙膑的“围魏救赵”的确很有智慧,非常妙!
·END·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夏季钓鱼要选好风向,什么风好钓,什么风不好钓呢?盘点Xbox one十四款独占游戏盘点 哪个是你的菜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