方剂学中医背方歌究竟是背书上的,还是要自己编? 方剂学的核心是理解方剂背后的逻辑,而非死记硬背。通过将方剂中各药归经与病机相结合,以及理解方剂的结构与功效,能更深入地掌握其精髓。以桂枝汤为例,其方包括桂枝、芍药、甘草、生姜和大枣。桂枝与生姜的辛甘温性帮助发汗解表,温通经脉;甘草、大枣的甘平性则为化阳之剂。白芍的苦酸寒性则养阴敛血,与甘草、大枣的甘平性形成化阴的组合。此方剂的阴阳平衡,体现了中医的调和理论。理解四气五味的概念,如辛味发散、甘味滋补、酸味收敛、苦味泻火、咸味软坚,能更直观地理解方剂中各药的效用。桂枝汤的桂枝与白芍,一阳一阴,相互配合,调和心肺阴阳,符合“一阴一阳为之道”的中医理论。生姜、大枣、甘草则为调和阴阳的药,其中生姜助桂枝之阳,大枣、甘草助肺金、心火之阴,为脾胃的阴阳之源。桂枝汤的阴药(白芍、甘草、大枣)比阳药(桂枝、生姜)多,体现了脾胃为阴阳之本源的中医理论。桂枝汤的使用范围广泛,包括脾胃虚弱导致的表虚症、心肺阴虚、腹痛等。通过调整方剂中各药的比例,可以应对不同的病机,如心阳不足、脾胃不足、阴阳气血俱虚等情况。同时,桂枝汤还可以结合其他药材,用于治疗肾气不固、风寒血痹、黄汗证、脾胃运水无力等多种病症。总之,方剂学的学习应注重理解方剂背后的逻辑,而不仅仅是死记硬背。通过结合中医病机学和中医药理学,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和应用方剂,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变。真正的方剂学学习,不应局限于书本上的知识,而应将其与临床实践相结合,培养出中医的思维,实现“举一反三”的能力。2024-11-04 mcxzy 阅读 0 次 更新于 2025-08-09 02:23:15 我来答关注问题01 个回答医识问答网专题活动 《方剂学》必背必考方歌 《方剂学》解表剂 辛温解表剂 麻黄汤:麻黄、桂枝、杏仁、甘草 发热恶寒头项痛,喘而无汗服之宜 桂枝汤:桂枝、芍药、甘草、生姜、大枣 解肌发表调营卫,汗出恶风此方功 小青龙汤:生姜、桂枝、麻黄、芍药、甘草、细辛、半夏、五味子 治水气,喘咳呕哕渴利慰 九味羌活汤:防风、细辛、苍芷、川芎...
怎样学好《方剂学》 山东中医药大学2003级研究生 于梅《方剂学》是中医学众多课程中的一门,许多同学对学方剂感到头痛,认为背方歌、记组成枯燥乏味,而且背后就忘。尤其在临床见习或跟老师坐诊时,发现临床所用方剂大多与课本中所学不同:有的方子与所学方剂仅一两味相符,还依稀可见原方的影子:有的则面目全非,完全是...
从未从事过中医,想学中医技术,入门学什么比较好? 学习中医的第一步是《中医基础学》,它是中医理论的基础,可能初期难以理解,但坚持到第五章节就会更容易接受。第二步是《中药学》,需要死记硬背,有条件的话可以购买带图像的中药书籍加深印象。接下来是《方剂学》,同样需要死记硬背,书中附有方歌,记得常用的方子,如麻黄汤、桂枝汤、六味地黄汤...
方剂该如何背求答案 最不能用来背的就是《趣味方剂歌诀》这类的书,因为难以融入方名和主治,而且编进去的药绝大多数都以谐音的方式写入,日久极易搞混,张冠李戴,学中医切不可找捷径,所以这种方法万万不可取。如果你用了这种法,时间越久越会发现其遗害无穷。二、经方的背诵。《伤寒杂病论》被称为方书之祖,不用...
中医考研方剂学部分方剂方歌 四妙勇安汤:四妙勇安,组成谨严,归二草一,银玄各三,脱疽化热,服之可痊牛蒡解肌汤:牛蒡解肌用荆薄,山栀丹皮石斛翘,玄参夏枯共成方,头面风热疮疡消透脓散:透脓散治毒成脓,芪归山甲皂刺芎,程氏又加银蒡芷,更能速奏溃破功内补黄芪汤:内补黄芪用麦冬,参苓归地芍川芎,远志肉桂...
其他穴位类似问题《汤头歌》和高校教材《方剂学》有什么不同? 0次阅读《方剂学》必背必考方歌 0次阅读六味地黄丸治疗什么病. 0次阅读肝虚火旺的症状 0次阅读肝火旺盛可以吃哪些食物降火气? 0次阅读肝火旺吃什么比较好 常见食物解肝火 0次阅读
豆瓣评分最高的10部国产剧,第1名毫无悬念,必看经典!念念演员表(其他演员)